| 
View
 

16

This version was saved 7 years ago View current version     Page history
Saved by 龐澺媗
on June 21, 2018 at 2:45:24 pm
 

2025非核家園 40485110I 龐澺媗

 

我認為台灣要在2025年前實現非核家園的願景是很難的,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現在台灣如果要主要依靠核能發電就要提高火力和天然氣發電,可是台灣的天然燃料主要仰賴進口,如果廢掉核電廠,勢必會造成用電成本提高,可能全國電費也會提高很多,再來火力發電會造成溫室效應,也會造成空氣汙染等等的,看看現在的大陸或是其他發展中國家,使用火力發電,把空氣搞得烏煙瘴氣的,PM2.5危害了人民的健康。再看看世界各國的例子,目前只有德國和台灣是主張反核的,但是德國的電費是我們4倍之多,到時候一定會造成民生用電和工業用電的不滿,也可能造成限電危機,我覺得政府不要說一些好聽話,要建非核家園什麼的,當作政治選票,應該要評估台灣真的可以建立一個非核家園嗎?


 

 

2025非核家園如何可能?

 

華語108 巫允中 40485209I

人類過度消耗能源,因此需要製造更多能源以供使用,但在製造的同時,能源轉換效率不佳,產生大量廢棄物,又不願花金費清理廢棄物,導致環境更加惡化,可以利用的能源越來越少。因此要達成非核家園,首要條件是人民要改變使用能源的習慣,從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不只是省電省石油,更要減少過度消費與浪費。接著,要提高能源製造、轉換、儲存效率,在最不消耗自然資源的情況下產生能源。再來,業者在生產能源或製造產品時,要妥善處理廢棄物、污水、廢氣等會污染環境的產物。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以上幾點都需政府嚴格把關,制定明確規則,並且真正執行法令,人民也應提高政治與公民議題參與度,用每一雙眼睛緊盯我們的環境。相信如此以來,不只是非核家園,我們的家園將會更乾淨、更長久。


華語109   梁喜麗   40585223I

 

臺灣全面裝冷氣

對我來説臺灣進入夏天季節需要開冷氣。比如説學校,裏面有老師和學生需要集中教學和學習的動作。如果氣氛悶熱,教室不通風,他們如何進行好的教學呢?雖然開冷氣對全球呆了不好的影響可是我們需要好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也不只是對全球化呆了不好的影響,除了之外還有臺灣要省電。台北市要率先為小學教室全面裝冷氣,看在外縣市眼裡五味雜陳,許多家長感歎不已。也有家長認為教室全面裝冷氣,會讓孩童無法適應戶外環境,不利健康。耳鼻喉科醫師曾梓展認為,擔心吹出「冷氣病」,主因是室內冷氣溫度調太低,多次進出冷氣房,身體難以調節,只要室溫維持在攝氏廿六到廿八度,問題不大。臺灣應該要看哪一個地區比較熱還是到一些程度需要裝冷氣。


張曉萍     華語109     40585225I

 

2025非核家園

 

如果台灣在2025年不必依賴核能發電,核一、 核二與核三廠可以按時除役,核四廠也可以不必商轉

政府打算以20%的再生能源、50%的天然氣發電,以及30%的燃煤發電,來完成無核家園的目標,但這也代表,假設臺灣用電量不成長的狀況下,從現在到20258年間,臺灣再生能源及天然氣增加的發電量,要能吃下目前接近13%的核能,以及從45%降至30%的燃煤發電量,因此行政院也在近日提出「綠能屋頂、全民參與」政策,規劃將補助40%安裝費用,以鼓勵民宅安裝太陽能板。

無論是離岸風力或是太陽能發電,都必須靠天吃飯,風不夠強或太陽不夠大,都會影響再生能源的供電總量。


彭晨芯          華語109          40585125I

 

2025非核家園計畫

          「2025非核家園計畫」,就是透過尋找替代能源、提昇發電效率、節約能源、產業結構調整、和電業自由化,來達到讓台灣在2025年不必依賴核能發電的計畫。如果台灣在2025年不必依賴核能發電,核一、核二與核三廠可以按時除役,核四廠也可以不必商轉。長期有其他方式可以減少耗電: (一)節約能源:政府可以透過鼓勵節能措施、鼓勵淘汰耗電產品、鼓勵綠建築,來減少耗電。(二)調整產業結構:不是去犧牲經濟發展,而是減少高耗能產業、讓產業結構轉型,是減少耗電的重要方式。(三)電業自由化:打破台電壟斷賣電市場的局面,讓民營電廠與台電競爭,不但提升發電效率,也可以鼓勵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增加其發電比重。

 


華語108 劉迪玥 40485114I

 

你認為2025非核家園計劃是否可能?

 

政府的非核家園目標,是在2025年達到50%燃氣發電;30%的燃煤發電;再生能源達到20%(目前4.8%)。

 世界有四個宣佈廢核的國家:瑞士已放棄廢核;比利時原計劃2015年除役,但是現在還在用;日本曾發生核災,宣佈全面停用核電,但目前不得不將25個核電廠陸續恢復運轉;以及快完成非核家園的德國,可行性為鄰國法國是核能大國,德國必要時可向法國買電,做到非核家園也導致了德國電費十年漲五成,目前約是臺灣電價的四倍。

 

臺灣發展這些再生能源各有各的難處,舉太陽能發電和風力發電為例:

太陽能發電的挑戰是傳輸線路投資龐大,因為為低壓電源,要用高壓電線輸送到用電區發電站,尤其是高昂的設備投資費和維修費用,而且之後太陽能板丟棄也可能造成環保問題,以及影響人文景觀的疑慮,更何況一天只有1/3日照,發電效率不高,大約僅13%,加上臺灣多颱風,颱風可能會吹毀太陽能板。

 風力發電則是需要建海上發電塔、海底電纜、岸上分電站和陸上電網,需要的資金也相當龐大,而且海上電塔的施工每年只有4月至9月左右的非颱風季才能進行,環保和捕魚權也將受到漁民的抗爭。風電最大問題在於供應不穩定,臺灣風力冬季強,但冬季用電少;夏季缺電,但風力不足。

 

德國是世界目前唯一快完成非核家園的國家,但他們再生能源比例自5%升至20%,用了十二年時間,我不覺得臺灣可以在八年內達成創下新記錄,而且目前台灣電費是亞洲各國中很低的,如今要捨廉價核電,改用最貴的太陽能及天然氣發電為主要電源,成本將大幅增加,電價就會隨之而漲,除了民眾之外,工廠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相信也會引起很大的反彈。我不反對「廢核」,但是我覺得政府在喊出口號前需要先衡量政策的可行性並計畫完整的配套,以消除企業界的疑慮,電力和環保的疑慮應該是目前企業界投資意願低落的主要原因,而且感覺政府輕忽了「廢核後電力不足」的影響,目前時不時會聽到因為電壓不夠而跳電的事情發生,所以我認為2025年廢核家園計畫不太可能實現。

 


40585206i 張莘培

2025非核家園如何可行?

為邁向2025非核家園目標,並兼顧國際減碳承諾,因應國內外政經情勢及能源環境的快速變遷與挑戰,政府已推動新能源政策-啟動能源轉型與電業改革。其中包含提升能源使用效率、運用其他資源發電、拓展自主綠能產業等方式。

我認為如果政府真的要推動任何政策其實沒有什麼是可行不可行的,只是這些政策是否已有完整的配套措施、是否可能引發民眾的不便及抱怨。如同始終爭論不休的廢核與擁核,廢核在某部分對環境有益,但可能會造成供電不足、電價升高,而運用核電則是有其反效果。我認為推動此政策前,政府應該先聽聽人民的意見,並且提高替代能源的使用效益以穩定電價,是不可或缺的。

 


2025非核家園是否可行?

華語109 吳佳芸  40585203I

 

        10月底行政院召開缺電會議,打算以20%的再生能源、50%的天然氣發電,以及30%的燃煤發電,來完成無核家園的目標。但無論是離岸風力或是太陽能發電,都必須靠天吃飯,風不夠強或太陽不夠大,都會影響再生能源的供電總量,以現在我們有使用核能的情況下電量都這麼吃緊了,甚至隨時有跳電的危險性存在,那更何況是採用再生能源,是否會有更多缺電的危機呢?

        在來是天然氣發電的部分,因為天然氣發電需要搭配特殊的儲氣設備,而目前臺灣只有台中跟高雄兩座儲氣站,中油想搭配桃園大潭天然氣火力發電廠擴增發電機組,在附近增設第3天然氣接收站,但又遇到可能破壞「柴山多杯孔珊瑚」棲息地,而遭環保團體抗議的問題,如果接收站無法先行完工,就算大潭發電廠如期擴建發電機具,沒有足量的天然氣供應也是枉然。再來更別提臺灣天然氣全靠海運進口,姑且不論中國會否採取圍島斷絕天然氣供給這種發生率較低的風險,光是正常的船班延遲,或者海象不佳無法靠港卸貨,就很有可能讓未來發電主力的天然氣停擺,到時候臺灣又要用怎樣來緊急應變?

        綜合以上來說,我認為政府要在2025實現非核家園的想法是很難實現的。


華語109 林芷宇

 

2025非核家園

 

內涵:

能源轉型與電業改革以長短期策略相互搭配,確保電力供應;同時積極推動節約能源及擴大再生能源發展,全面推動包括節能、創能、儲能及智慧系統整合等措施,希望帶動新興綠能產業發展與促進綠色就業,引領產業與全民共同朝非核家園邁進。

1.短期:傳統火力電廠汰舊換新為高效率機組如期商轉;推動汽電共生發電可於夏月緊急增購制度;推動多元需量反應措施,包括時間電價、計畫性減量及需量競價等;火力機組現況及歲修調度排程總體檢等措施。

 

2.長期: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抑低電力需求年均成長率至1.0%;擴大再生能源發展於114年達發電量20%;儘速完成「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增建天然氣卸收及輸儲設備,擴大天然氣使用;積極進行燃煤電廠汰舊換新為超超臨界高效率發電機組等措施。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